冬季属阴,人的身体受到天气的影响也会出现阴盛阳衰状态,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也随之变化,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
中医认为,冬季的养生,以补阳、藏阳为主。
在中医外养法中,艾灸补阳在冬季也是尤为重要的。而艾草属阳,加热或燃烧后作用力更强,所以艾灸是补阳的最佳养生法。
所以,这个冬天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坐在家中,晒着太阳,静静做艾灸!
多数人,尤其是女性在冬季会表现出面色淡白、精神萎靡、懒言懒语、嗜睡喜卧、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腰酸腿软、小便清长等症状。
这些均是脾肾亏虚,阳气不足的表现。人之阴阳与生俱来,需要通过后天的水谷精华不断补充,才能维持长久。
有这方面表现的灸友,尤其是现代白领,要好好抓住冬季,做下艾灸,补充阳气,为来年的好身体打下基础!
2、阴阳失调,久寒侵体的人群
艾灸疗法的产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所谓艾灸,就是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
诸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骨关节痛症;以及妇科痛经、宫寒;还有哮喘、慢性胃肠炎等因阴阳失调,久寒侵体引起的症状,在冬季艾灸,可以得到最佳的驱寒补阳之功!
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足部被称为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且往往寒由脚生,阳气不足时足部常明显地表现为怕冷。
很多人到了冬天就手脚冰冷,热水袋、暖宝宝这些都是来自体外热量,而艾灸却能增强自己的产热,手脚冰凉是表象,实质是人体气血亏虚所致,找到穴位艾灸能祛湿寒,对缓解手脚冰冷有帮助。
特别是对于身体较虚弱畏寒的老年人,艾灸不失为一种简单便利的养生保健方法。
取穴:大椎穴、肺俞穴
2、手脚怕冷者
取穴:大椎穴、神阙穴、命门穴,足三里穴,涌泉穴
取穴:迎香,印堂,攒竹,阳白,太阳
4、鼻炎
取穴:迎香穴,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俞,关元、神阙。
5、哮喘
取穴:风门、肺俞、至阳、次髎、命门、肾俞、关元俞、神阙
6、类风湿性关节炎
取穴:风市、环跳、阳陵泉、膈俞、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患处、肺俞、曲池
取穴:主穴:大椎、百劳、颈四椎旁、肩髎、肩中俞
8、虚寒性胃痛
取穴: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
取穴:患处、血海、肾俞、命门、曲池、三阴交
10、退行性膝关节炎
取穴:内外膝眼、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阿是穴,施灸方法:重点内外膝眼灸的时间要久一点。整个患膝灸的时间在20~30分钟。
11、肩周炎
取穴:颈夹脊、肩髃、肩髎、手三里、肩贞、阿是穴。
12、容易气虚疲劳者
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肾俞、大椎、肺俞、身柱,膏肓穴
艾草网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艾草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艾草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艾草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13387535791 电子信箱: 502830485@QQ.com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