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走进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张潘镇焦庄村的艾草基地,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成片的艾草长势喜人。在艾草地里,机器在田间来回穿梭,农户们正忙着收割艾草。昔日到处可见的艾草,如今成了焦庄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神仙草。”“因为艾草前景比较广泛,在保健、养生、美容 等行业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咱这边的地也非常适合种植艾草。一年可以收割3次至4次,经济效益可观。我们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鼓励村民种植。”焦庄村党支部书记董迎选说。
艾草又称艾蒿,有浓烈香气,是常用中草药,亦可以食用。因为艾草广泛的市场前景,焦庄村党支部书记董迎选积极引导鼓励焦庄村村民逐步退出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大面积种植艾草等中药材,助群众脱贫致富。
“经过这两年的种植,目前我们村已种植艾草200多亩,每亩收益可达3500元左右。年底,合作社以农户土地入股,按照农户50%、合作社50%进行分红,公司针对集体经济控股55%的形式进行分红,种植管护过程中,优先吸纳入股农户和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董迎选说。
艾之源农业服务发展公司的厂房集艾草加工、生产、储存于一体,收割晾干的艾草,被工人们放进打捆机器中,不一会儿整捆的艾草从出口源源不断地“流出”。焦庄村依托艾草种植,进一步提升艾草深加工能力,拉长艾草产业链条。因为这一系列的工作需要人员操作,这让村里不便外出务工的闲置劳动力都有了挣钱的门路。
“我家的地都流转出去了,在家也没啥事,年龄大了,出去找活干,也没人用,我就来地里干点儿活,活不重,离家近很方便。”今年64岁的焦庄村村民董爱菊,外出务工不便,一直赋闲在家,艾尔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不仅让她有了工作,增加了收入,而且还能照顾家。
种植规模上去了,如何转化为经济效益?该村成立了艾之源农业服务发展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工厂+实体经济店”的扶贫模式,就地消化农民种植的大部分艾草,解决了村民种植艾草的销路之忧。为了更好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村民跟公司签订了收购合作协议,实行“订单种植”,逐步实现了“股份合作、联建共享、保底分配、长期收益”的脱贫带动机制。
艾草除了种植简单,还可以通过深加工制作成艾绒、艾条、艾香等多种艾草系列产品。如今的焦庄村,艾草种植已成为一项带动村内增收的特色产业,艾草种植前景一片大好,群众脱贫致富大有希望。
艾草网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艾草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艾草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艾草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13387535791 电子信箱: 502830485@QQ.com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